休斯顿火箭本季依旧话题不断,除了在休赛期交易来威斯布鲁克(Russell Westbrook)外,总经理莫雷(Daryl Morey)在交易截止日前将卡佩拉(Clint Capela)送走,换来考文顿(Robert Covington)的操作更是跌破众人眼镜,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而在复赛后前两场对上独行侠和雄鹿的组合中,却也似乎无形中解答了一些疑问。

首发身高不超过6尺8不是问题

火箭首发一字排开只有考文顿一人勉强超过2米,这也不禁令人好奇,在过往经验中,身高越高越容易取得优势的篮球赛中,火箭队该如何面对联盟中中锋林立的队伍呢?这个问题在复赛前两战似乎得到了一些解答。

独行侠是联盟中平均身高较高的队伍,不仅阵中拥有7尺3的波尔津吉斯(Kristaps Porzingis),更有几乎是联盟最高的球员之一博班马扬诺维奇(Boban Marjanovic),就理论而言火箭确实很难从中取得优势。但神奇的是,在这场比赛中,火箭不仅没有完全站在劣势,更在盖帽及禁区得分的两项数据大胜独行侠。

火箭在这场比赛中于禁区获得了64分,足足多了独行侠20分,而其中有20分是通过快攻所取得的分数。相较于上个赛季,本季火箭球风上最大的改变无非是节奏上的掌握,今年火箭的平均Pace排名联盟联盟第四,同时几乎每场比赛可创造出近15分的得分机会,这当中的关键在于他们制造对手失误上的策略。

纵使平均身高不高,但牺牲掉身高所换来的自然是机动性及敏捷程度,不管是对上独行侠还是雄鹿,火箭都不断通过防守的灵敏,使对方发生超过20次的失误,而火箭在这两场比赛则将自己的失误压在10次之内,于这一来一往的对抗下,即便在身高上处于劣势而难以抵御半场时的禁区球员,但只要对手一发生失误,就能用最快的速度甩开防守获得分数。

火箭这样的特性在对抗高大球队时就宛如一把双面刃,如果对手能在半场时顺利将球权送入禁区,只要内线不要发生离谱失误几乎都能稳稳进球。可是相反的,只要在传球上被切断或自行失误,威斯布鲁克的身影便会扬长而去两分到手。

雄鹿在复赛第二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外围传导不断受到干扰,没有延续第三节将球不断送往禁区给洛佩慈(Brook Lopez)的优势,反而给予火箭不间断的快攻燃料,才会在最后第四节末端功亏一篑,没能守住原先快要到手的胜利。

当然火箭能在禁区得到这么多分数,并非只有单靠快攻,他们平均每场比赛依靠单打能拿下24分也是关键。由于火箭队将许多火力集中在三分线外的出手,使对手不得不进行外线防守,这也让内部空间因此拉开,给予无论是哈登(James Harden)或者威少都有不少的切入机会。即便对手马上进行缩防,也很难抵挡这两名后卫传向底角甚至是弧顶的路线,而这样的进攻节奏也很容易打乱对手的防守阵型,进而将比分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