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彦雨航连续两年的合同问题尘埃落定之后,南京同曦队老将宋建骅的续约问题再次在媒体上闹得不可开交。合同问题一直伴随着CBA联赛的发展,很多优秀的球员为了能够转会并获得更大的合同,选择1~2年的时间不参加CBA比赛,但这也让很多上限很高的球员最终沦为了平庸,合同纠纷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篮球更进一步的顽疾。

在我们熟知的NBA中,很少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合同纠纷的问题,NBA的合同大多比较透明,球员的去留都在规则之内。我们很多球迷都知道造成这样的不同,最根本的原因是CBA联赛还不如NBA联赛那样职业化,而再具体一点就是NBA完全市场化运作,NBA球员和俱乐部之间的合同同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合同是完全一样的,但CBA联赛并不相同,目前的CBA联赛中就混杂着三种模式,包括影响了中国篮球几十年的体制培养模式,CBA联赛慢慢职业化之后的欧洲青训模式,以及姚明目前正在推进的NBA选秀合同模式。三种篮球模式的混杂,让姚明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制定出最合理的规则,各种问题仍会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体制培养模式

中国体育几十年来都实行的体制培养的模式,这是计划经济的遗留,通过各大体校发掘年轻有潜力的运动员,以国家出资的形式实行集中化的训练和比赛,以期待在全运会以及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

这样的体制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让很多家庭条件不好但是有天赋的球员也能够走上体育的道路,同样也给了很多未能出成绩的运动员后路,让运动员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的培养体系成就了中国体育大国的地位,我们在奥运会上的奖牌数量越来越多,中国男篮同样长期保持在亚洲霸主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市场化,中国篮球也开始了职业化的进程,CBA联赛开启并逐渐完善。但CBA联赛的早期也不过是各大体育局组队参赛而已,本质上还是体制内的职业联赛,甚至只能算是半职业化的联赛而已。因为各支球队的球员都是体育局培养出来的,他们都拥有体制内的身份,体育局不同意,投资方是无法将球员转会的,所以刚开始的CBA联赛几乎没有球员转会,只有很少的租借交流。而这一模式哪怕是在CBA联赛已经进行了20多年之后,仍然是整个联赛的主流,大多数球队仍然是体育局主导一切,但变化其实也一直在进行。

欧洲青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