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的现象,不仅发生在生活之中,就连绿茵场也会有所体现。比如昔日在瓦伦西亚呼风唤雨的中场悍将门迭塔,自从踏上意甲的赛场之后,就表现得判若两人;比如在各大联赛都有所建树的弗兰,唯独适应不了英超的节奏,饶是伟大如弗格森也拯救不了他。

类似水土不服的现象,在绿茵的世界屡见不鲜。于是,不少媒体与球迷,动辄就把更换球队之后表现不佳的球员归咎于水土不服。殊不知,这其中有不少案例都值得商榷,比如贝隆在加盟曼联之后的巨大落差,就远不是水土不服可以诠释的。

弗格森引入贝隆志在变革

任何巨额交易的背后,总是有着它的目的性的。由弗格森掌舵的曼联,之所以会斥巨资引入贝隆,自然也存在着相应的考量。

当时的曼联,还是以两翼齐飞的传统英式打法为主,在英超赛场上保持着统治的地位,唯有阿森纳能够与之一较高下。哪怕维持核心阵容与战术不变动,曼联照样是英超的顶级豪门。

然而,一旦踏上了欧冠的赛场,红魔就多少有些力不从心了。在英超赛场上无往而不利的两大边翼吉格斯与贝克汉姆,经常遭遇对手的针对性防守,很难再像是英超赛场上一般随心所欲地往禁区内输送炮弹;至于中路的斯科尔斯与基恩,虽然都是一代名将,攻守兼备的全能战士,却缺乏足够的创造力,让曼联中路进攻缺乏足够的变数,很难渗透到对方的禁区之内。

正是因为这种进攻的单一性与可预判性,让曼联在过往的欧冠赛场上吃足了苦头。虽然也有过99年登顶的高光时刻,可其中的运气成分着实是太重。谢林汉姆与索尔斯克亚在最后时刻的双绝杀可遇不可求,马特乌斯的提前下场也充满了偶然成分。

虽然英国媒体与球迷,都对曼联的战绩很是满意,可志存高远的弗格森,却丝毫不为所动,主动做出了求变的选择。而当时在意甲威震八方的贝隆,则成为了老爵爷战术变革的关键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