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批球迷,他们支持的球队通常不是豪门,因此赢球的场次总寥寥无几。但他们有一套自我安慰的方式:通过吐槽挥金如土的对手,来强化自己的身份。甚至于输给一支强队,有时反而会让他们在道德层面获得优越感。

这样的场面,在伊蒂哈德球场内就经常发生。即便主队遥遥领先,仍会有大批客场球迷情绪激昂的高唱:你们就是卖石油的烂队,卖石油的烂队,你们没什么特别,反正我们每周都输球。

曼城球迷并非对此熟视无睹,事实上就连他们自己有时也忍不住会拿那位富得流油的俱乐部老板即曼苏尔酋长开涮:搭上车,去西班牙,坐上自己的兰博基尼。

不得不说,商业化足球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我们知道自己有钱,他们知道我们有钱,我们知道他们知道我们有钱,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知道我们有钱,但又拿我们没有办法——西甲联盟主席特巴斯,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2017年夏天,巴黎圣日耳曼以创新的“球队自我买断”方式,从西甲撬走了“梅西C罗”的天然接班人:内马尔。紧接着,他们又以“先租后买”的做账方式,从摩纳哥签下姆巴佩。这两笔惊天交易,无异于两记排在欧足联脸上的响亮耳光:财政公平法案,见鬼去吧!

西甲联盟并非一清二白,但眼见自己联赛招牌被撬,主席特巴斯开始坐不住,于是他向欧足联发函,揭发巴黎圣日耳曼和曼城的违规行为,并要求欧足联调查这两家俱乐部的财务状况。为什么还有曼城?因为就在同一年夏天,他们接连签下5位大牌,投入超过2亿英镑,俨然有与大巴黎背后的卡塔尔资本扳手腕的架势。

表面上特巴斯是打破这种默契的先驱者,但他和欧足联手上都没有足够证据去证明大巴黎以及曼城有罪。道理不难解释:长久以来,足球一直被视作一片封闭的法外之地。英国《金融时报》对此总结:足球从某种意义上讲,揭露了繁荣市场的一个残酷规律:即一切光鲜的事物终归由极少数精英们掌管。

和大部分历史事件一样,打破精英规则的,往往是一个侵入内部系统的无名小卒,比如“足球解密”网站。

深度阅读:

曼城死于一封邮件!31岁黑客曾曝光C罗性侵,遭147项罪名指控

和卡塔尔财团一样,阿布扎比财团也在做账绕开财政公平规则的手法上,有所创新。财团入主的前4年,共为俱乐部投入11亿英镑,金钱的作用立竿见影,蓝月亮也迅速崛起成为英格兰乃至欧洲豪门。但足球投资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正如前人吐槽切尔西一样:你能买得到奖杯,但买不到历史。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足球俱乐部的辉煌历史,通常由长期的“买买买”积攒而成。此时,令曼城头疼的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FFP)横空出世。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手笔惯了的曼城,于是只能寻求创造性的规避方案。简而言之,曼城需要在做账时,将那些高额成本和亏损摊平。其中一招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企业日常运营中,即设立子公司来分摊业务和成本。

“足球解密”就发现,曼城将球员的营销权外包给了一家第三方公司,这不仅让球队在市场营销开支这块的花费有所削减,甚至还能得到一笔高昂的“代理费”。再比如,FFP不允许投资人直接(过分)投资俱乐部,但无法限制球队的赞助费用——其实这都不需要“足球解密”来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