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中国足球历史上一直有着这样一个很扯的争论:好的足球运动员到底是要身体还是要技术?就如同娶媳妇是要漂亮还是要内涵的选择一样,挣扎了很多年。有没有内在外在都满意的?有,那是别人家的老婆。现实是你辛辛苦苦娶回家的如花似玉的老婆最终是伤你最深的那一个,只有恨恨地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个丈母娘是无辜的。直到很多年后你才会疲惫的发现其实也未必就都是丈母娘之过,是自已虚荣浮躁犯了错。

那些年的中国足球一直是个看脸的队伍,身高体重力量速度耐力几乎是入门的标配。没有一个好身体,上赶着倒贴嫁妆也不会让你入门。这种基因优化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些年的中国足球在东南亚一带面对一群刚刚穿上鞋踢球的小黑瘦子踢出了统治级别的水平。每次比赛只要上几个身高体壮的摆在前锋线上不问青红皂白就是头球砸,分分钟就摆平了。江湖人送外号:中国头球队。

然而正是这种浮夸的作风导致中国足球丢掉了以往最后一点细腻的传承,也让一大批身体素质不拔尖以技术见长的小个子失去了成长空间,郁郁不得志沉沦下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黄勇。

黄勇的起点其实不低,1978年出生的黄勇15岁时就凭借出众的技术天赋入选健力宝青年队远赴巴西求学。学成归来1998年,黄勇入选了霍顿执掌的国奥队,这位国际足联正牌讲师给予了黄勇极高的评价,称他为21世纪球员。这个貌不惊人的小个子是一群五大三粗的糙哥里的另类存在,让见多识广的英国老头如获至宝。黄勇在前腰和左前卫的位置上拥有超出那个时代的传控能力,而且还有一脚出色的远射功夫。在现代这样的球员几乎是打传控队伍的灵魂,可是在那个年代那样的中国足球的氛围和体系下,黄勇是不受待见的。他在前场要发挥对球权极其依赖,大量的控球才能保证他有稳定的输出,和所有中场大师一样,黄勇这样的球员更愿意把球控在自己脚下再来梳理进攻节奏,再来给对手致命一击,而不是在疯狂的反抢和无休止的跑位中去寻找机会。

可惜的是真正懂黄勇的只有霍顿,哪怕是他的队友也没有认识到他的价值。在那些年崇尚身体习惯靠拼抢来控制节奏的中国足坛,谁也没有耐心去陪着一个脚下粘球防守羸弱1.71米的小个子成长。在鸡飞狗跳的拼抢漫无目的的长传、解围中失误大家可以接受,让球在一个时刻观察着局势用技术来把控比赛的人脚下被抢断却没有人能够容忍。就是这些不问青红皂白的浮躁毁掉了黄勇或者黄勇们的封神之路,也造就了中国足球这么多年来的荒诞。最终在霍顿离开后,黄勇交出了中国足坛天才们的标准答案:辗转流离无言沉沦。

细探之下你就会发现,黄勇其实跟中国足球史上的许多天才一样,都是年少成名,给人无数的想象和野望,然后在现实的威压和盘弄下逐渐失去锋芒。黄勇们的悲哀其实就是中国足球的悲哀:努力在千人一面中寻找天才,找到了天才却没有接纳天才的胸怀。于是只有日复一日的在憧憬中等待,等待另一个虚假时代的到来,再接着自嗨,接着承受伤害。

然后在无数次走进一条相同的河时悚然四顾你会猛然惊觉,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夏雨荷,满眼都是容嬷嬷。